譚業君家的3本賬本。 本報辦公室出租通訊員 徐守俊攝
  開欄的話
  
  三十五年,風雷激蕩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,無數國人親歷了從貧困到豐裕的生活轉變,見證了中國奇跡的發馬爾地夫生和成長。在一個個命運的起承轉合中,從一段段個人的鮮活經歷里,我們能看到這場時代巨變的深深印痕。今天,讓我們走近這些普通人,聽聽他們的故事。
  東北的冬天白天短,才下午5點,外邊兒就烏漆抹黑了。從11月17號那天起,突然下起了大雪,外面一片白。這不,老伴兒忙活著收拾桌子,孫子看著動畫片,我呢,歪在被垛上又算起了賬:今年種了8垧半水稻,第一次賣糧的價兒是每斤1塊5,我只賣了一部分……今年糧食豐收,加上糧食直補、農資綜合補貼啥的,保守點兒算,收入比去年多個萬八千貸款的沒問題!
  我叫譚業君,是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達里巴鄉四家子村農民,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記流水賬。記賬時,我晃常兒(註:經常)就點開電視,碰到感興趣的新聞,就停下來看一會兒。看廣告也會留神,因為我有個嘴刁的孫系統傢俱子。現在的孩子吃個零食、喝個飲料還得要名牌,總嫌我買的不對,指名要電視上的!
  想想1978年,我還是個20幾歲的毛頭小伙子,剛剛組建了小家庭,兩間光腚土房,一鋪土炕兩床被,加上唯一的“電器”手電筒,就是全部家當。一年到頭就一身衣裳,夏天空心穿,冬天套棉襖。那年雖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鋪開,我們家也有了自己的地,可那也沒富裕起來,自己的地里種出了大米卻捨不得情趣用品吃,拿一斤大米去換三斤苞米……
  我做夢都在尋摸著,要是天天能吃上白米飯,可就是神仙了。沒想到現今個兒,真就頓頓大米白麵,還想吃魚有魚,想吃肉有肉。家裡7間大瓦房可勁兒供我折騰!
 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2000年左右,我整了個筆記本,打算把心裡的小九九都劃拉到本本兒上。大到賣水稻,小到買袋鹽,俺都往上記,如今已經記了厚厚的三大本,沒事我就翻翻。老伴兒總嗔怪我“一翻賬就呲個牙傻笑”,你說,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俺能不樂呀?
  咱就從這2000年開始瞧,在這個紅皮小本兒里,有些頁的合計數還標著一個“付”字。這個“付”代表的就是“正負”的“負”。
  從2001年到2003年,有合同款、農業稅、按勞攤款、各類工程攤款等開銷,這都是和村上的往來賬。光2001年各項稅費負擔就有1726元,人均288元。一家3垧來地種下來,扣除開銷,還落下5470元的“饑荒”(註:欠賬)。2002年,上面來了政策:吉林省作為農村稅費改革試點,取消了專門面向我們農民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、集資啥的,這可把鄉親們樂懵了。2003年,我又承包了2公頃水田,秋後算賬凈賺了兩萬多,一下子就轉虧為盈。2004年,國家在黑吉兩省率先免徵農業稅,每畝稅費負擔減少49元;實行糧食直補,每畝地得到補貼67元。這一減一增,光我們家每年就增收將近4000塊。稅費負擔從賬本上徹底找不著影兒了。
  2006年,是家裡雙喜臨門的好年頭,先是大兒子娶媳婦,接著是閨女出嫁。酒席都是在自家擺的,殺豬宰羊,四碟八碗,辦得挺熱鬧。手頭寬綽了,娶媳婦彩禮不差事,聘閨女陪嫁也不含糊,電視、洗衣機、冰箱那幾大件一件不少!他們年輕人有福氣,一結婚就住上了寬敞的大瓦房,一個屋裡鋪炕、一個屋裡擺床,冬天燒火炕,夏天睡“席夢思”。老伴兒在一旁看著直眼饞:咱倆結婚時,你連個新頭巾都沒捨得給我買。
  這2008年的賬本一定得翻開瞅瞅,因為新賬本的第一頁就寫著“上年結轉存款29660元”,如果再算上未出售的2007年秋糧,實際餘額已經超過了13萬元。收入多了,賬本上的家庭消費也多了花樣:肉食、水果成了日常消費,彩電等大件家電也基本置辦齊全了,電話進了屋,小兒子兜里揣上了手機……
  2010年秋收時,由於家裡種的地比較多,我和兒子、女兒三家湊了15萬元,合伙兒買了台水稻收割機。幾天工夫,三家20多公頃水稻就收割完了。收完自家的地,親戚鄰居也跟著借了光,享受了一把現代化的高科技。
  想想當年,為了學科技,我還騎著自行車到縣裡上培訓班。現在,啥新玩意兒都有現成的說明書,科技培訓班在田間地頭上課。有啥難事兒還能上網查,可享福了!
  2011年,我的賬本中出現了一筆大收入:賣2010年水稻52980斤×1.55元=82119元;賣2010年水稻61740斤×1.63元=100636元。國家發放的補貼加上逐年提高的糧食收購保護價格,還有送到家門口兒的農業技術,每年10多萬斤水稻,成了全家最大的收入項。
  過去我們還得愁生病花大錢,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都買一板兒去痛片頂頂。可現在,看病省錢了。我這賬本上寫得清楚:2005年“上前郭中醫院看病,掛號3元,彩超100元,蓮必治150元,3服中藥88元”。年紀大了,家裡的醫葯費開銷也逐年增多,2005年達到3013元,相當於當年生活消費支出的兩成半。2006年,我們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。當年,我花150元做的胃鏡,給報了45元,村醫又給報了8元。我對這個制度很滿意,農民得了病住院給報銷,而且大病救助還能二次報銷,過去哪敢想呀?
  我年輕時的夢想都實現了。大雪天里,我躺在熱乎乎的熱炕頭上,啃著老伴兒遞過來的大蘋果,又開始了新夢想:明年再投點兒錢,添置點兒新設備,爭取實現種收全程機械化!(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達里巴鄉四家子村農民 譚業君) (本報記者曾毅 本報特約記者任爽 本報通訊員林宏採訪整理)
     (原標題:“流水賬”里的幸福生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idgxze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